一、本屆軟件百家基本情況
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和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,軟件百家企業積極應對風險挑戰,堅持推進轉型升級,不斷拓展融合應用,整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的同時,研發創新動能持續迸發,主動加強產業鏈協作,整合上下游和跨領域資源,持續提升盈利能力和增強核心競爭力,高質量發展勢頭更加明顯。
企業由量增向質優階段邁進,呈現“高毛利、高研發”的雙高特征。本屆軟件百家企業2018年共完成軟件業務收入8212億元,比上屆增長6.5%,收入增長超20%的企業達三成多;共創造利潤總額1963億元,比上屆增長14.6%,平均主營利潤率為11.3%,在行業內保持領先水平;共投入研發經費1746億元,比上屆增長12.6%,平均研發強度為10.1%,高出行業平均水平2.2個百分點。與5年前相比,本屆軟件百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提高2.6個百分點,研發強度提高3.1個百分點。
企業穩定性與活躍性并存,新興領域支撐力量顯著增強。本屆軟件百家企業排首位的企業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,該公司已連續十八年蟬聯軟件百家企業之首;與上屆相比,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、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、北京京東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3家企業首次進入前十位,其業務以云計算、移動互聯網領域為主;前十位的企業還包括:海爾集團公司、浪潮集團有限公司、海信集團有限公司、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、南瑞集團有限公司6家公司,已持續5年在榜。與上屆相比,本屆軟件百家企業換榜率增加7%,有14家企業因收入下降、業務轉型、虧損或并購等原因退出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名單;有10家涉及信息安全、物流智能化、云服務等領域的企業首次進入名單,另有4家企業重新進入名單。
集聚效應和示范作用突出。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各級政府共同推動下,軟件百家企業示范引領效應不斷顯現,區域布局呈現出分布廣泛但集聚明顯的特點。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分布在全國17個省市范圍內,有89家集中在東部省市,具體地區分布為:北京32家,廣東18家,上海10家,浙江9家,江蘇9家,山東5家,福建4家,四川3家,天津、遼寧、吉林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西、重慶、云南等省市1-2家不等。與5年前相比,北京的企業個數繼續保持領先全國,廣東、上海、江蘇、天津、四川的企業個數均有增加。
二、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的特點
軟件百家企業作為產業的頭部企業,是產業發展趨勢的“風向標”,本屆企業呈現出如下發展特點:
(一)業務收入穩步增長,兩類企業表現突出
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的軟件業務收入保持增長態勢,2018全年共完成軟件業務收入8212億元,比上屆增長6.5%,占全行業收入比重為13.3%。其中,軟件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14家,比上屆增加1家;軟件業務收入過30億元的企業59家,比上屆增加2家。
本屆軟件百家企業中,部分企業增勢突出,收入同比增速超過20%的企業有34家;增速超過50%的企業達到9家;兩年持續在榜企業中,排名提升超過10位的企業達到16家,比上屆增加1家。從增長較快的企業看,兩類企業表現搶眼:一是在云計算、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布局較早的企業,注重技術創新,積累了一定核心技術和領先優勢,持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;二是隨著我國智能金融、智能交通和智能安全市場全面啟動,部分企業抓住發展機遇,以應用為導向,以新興技術為傳統行業賦能升級,收入實現快速增長。
(二)企業效益效率持續向好,為健康發展積蓄力量
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積極調整戰略,突出效益效率優先,加強成本費用管控,全年實現利潤總額1963億元,比上屆增長14.6%,增幅高出收入8.1個百分點,占全行業利潤比重為21.9%。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平均主營利潤率為11.3%,平均總資產利潤率8.8%,分別高出上屆0.6和0.3個百分點;其中主營利潤率超過20%的企業22家,比上屆增加6家。
從經營效率看,本屆軟件百家企業人均軟件業務收入為86.6萬元,比上屆增加8.3萬元;人均利潤20.7萬元,比上屆提高3.3萬元。同時,本屆軟件百家企業中上市公司達到一半,比上屆增加2家,企業綜合實力和融資能力不斷提升,為未來成長奠定較好基礎。
(三)企業研發投入力度持續增強,創新成果不斷涌現
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共投入研發經費1746億元,比上屆增長12.6%,占全行業研發投入的27.9%,遠超收入和利潤在全行業比重,是軟件行業研發投入的骨干力量。企業平均研發強度10.1%(研發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),比上屆提高0.4個百分點,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2.2個百分點;研發強度超過15%的企業有20家,比上屆增加5家;參與軟件研發的人數達37.5萬人,占軟件百家企業總從業人員數量的39.5%。
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的軟件著作權登記量超過3萬件,擁有的獲授權專利數量超過13萬件,其中發明專利占全部專利比重達四成,創新成果量質齊升;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2018年國內企業專利授權量排名,華為和廣東歐珀專利授權量分列第1和第3位。經過持續研發積累,軟件百家企業不斷迎來新收獲,如華為于2019年正式發布自主知識產權操作系統鴻蒙OS,可提供多個智能終端設備使用,為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生態體系奠定基礎;同時,在數據庫、工業軟件、國產辦公軟件等領域都有新的突破和進展。
(四)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,供給質量持續提升
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在軟件產品、信息技術服務、信息安全和嵌入式系統軟件四個領域的收入占比分別為28.6%、50%、3.6%和17.8%,與上屆相比,信息技術服務領域收入占比繼續提升5個百分點,軟件百家企業服務化轉型持續推進;與全行業收入結構相比,軟件百家企業的信息安全收入占比高出1.7個百分點,是構筑我國信息安全的重要骨干力量,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占比高出8.4個百分點,軟件百家企業對智能制造的支撐力度進一步加大。
軟件百家企業積極探索新經濟以及智能制造領域的各類場景應用,深耕金融、交通、物流、醫療、旅游、政務、電子商務等多個行業,產業鏈得以不斷延伸;以賦能者角色,與其他行業客戶展開深度合作,合作伙伴不斷增加,良性產業生態逐步形成;以人工智能、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為核心驅動,在合作中沉淀行業數據,打通數據孤島,積極嘗試各類增值服務與創新業務,繼而顛覆傳統、加速創新、實現數字化轉型;海爾、阿里、浪潮、用友等企業紛紛投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,使我國工業互聯網生態不斷完善,驅動制造業向高質量發展。
(五)積極參與國際競爭,國際化經營能力不斷提升
面對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,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堅持推進國際化經營,積極鞏固和拓展國際市場。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全年實現軟件出口201億美元,占軟件百家企業業務收入的16%,占全行業軟件出口比重為39.3%;圍繞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加快在軟件技術、標準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,出口市場不斷向新興市場拓展,對東南亞等國軟件出口持續擴大,比上屆增長172%,對非洲的軟件出口保持較快增長,對南美洲的軟件出口有所起步;傳統的主要出口和外包服務市場發展分化,對歐洲國家出口穩步上升,對美日出口下滑較大。本屆百家企業中堅持開展跨國經營活動,推進在海外的本地化經營,有31家企業在境外設立了分支機構、分公司或研發中心。
(六)助力實體經濟轉型,促進經濟社會發展
在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動下,軟件在促進實體經濟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,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顯著。軟件百家作為行業領軍企業,在各自領域發揮長板,經濟社會價值愈加凸顯。一是為穩增長穩就業做出貢獻,在經濟整體下行壓力增大情況下,本屆軟件百家企業以占全行業0.3%的企業數量,創造出全行業13.3%的收入,上繳了全行業28%的稅收,提供了全行業15%的就業機會,其中合計上繳稅金超過1000億元,比5年前翻了一番;吸納從業人數94.9萬人,比5年前增加15.9萬人。二是發展成果惠及社會群眾,在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,如軟件百家企業不斷升級智慧城市建設,致力于提供“城市大腦”,用新的方式解決城市交通問題;推進智慧醫療各種應用落地,為醫療行業帶來全新可能性,有力推進了醫療資源均衡化和便利化。三是助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,軟件百家企業深化融合應用,由基礎較好的電信、金融等領域,逐步向工業、物流等領域拓展,以平臺為依托、通過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,重塑實體經濟業態結構和生態圈,對上下游產業的改造升級和帶動作用明顯,在工業互聯網領域,通過推動工業企業接入工業互聯網平臺,豐富工業APP應用,有力激發企業活力,促進了新型工業生產模式和新生態的培育。
三、引領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
當前,隨著我國5G全面商用進程加速,萬物互聯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,軟件作為“人、機、物”融合互聯的技術基礎,其“軟件定義”價值正在向各領域延伸,軟件企業面向的應用場景將會得到更大范圍的拓展,在工業互聯網、人工智能、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領域即將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期。
但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,與國際大企業相比,我國軟件百家企業“不大不強”的問題仍未根本改觀。本屆百家企業出現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:一是收入增速有所放緩,傳統業務收入下降明顯,系統集成業務是很多軟件企業收入的重要來源,但受客戶需求層次提高、交付難度加大,以及資金占用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,這部分業務利潤下降明顯,部分企業開始收縮集成業務;二是基礎技術研發和原創性應用研發等科技創新成果相對缺乏,科研成果轉化為核心產品、孵化出新興業務的能力較弱,新動能對企業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仍不足;三是產業鏈協同創新不足,聯合研發攻關的合作模式缺乏,單個企業的創新成本高居不下;四是高端人才儲備不足,人才不足和人才能力不足已經成為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的“瓶頸”;五是國際市場開拓困難和風險并存,國內外環境變化較快,企業走出去難度進一步加大。
新形勢下,需要我國軟件企業堅定發展信心,持續創新升級,加快走高質量發展之路。軟件百家企業作為行業領頭兵,在下一步發展中:一是要繼續苦練“內功”,提高效率,讓創新成為驅動企業持續成長的動力,越是經濟下行壓力大“大浪淘沙”時,越能成就優質企業。二是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,對標國際先進企業,在競爭中鍛煉團隊的領先意識和競爭力,保持與國際先進理念、技術同步,逐步培育和形成自有競爭優勢。三是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,爭取更大的國際話語權。四是要抓住5G、人工智能的新發展機遇,真正擺脫跟隨和模仿,積極在前沿領域進行率先探索,邁向價值鏈中高端。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,加強知識產權保護,加快研究完善促進軟件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政策措施,助力企業成長壯大,推動軟件產業可持續發展,為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建設做出更大貢獻。
2019年(第18屆)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名單
序號 |
企業名稱 |
1 |
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|
2 |
海爾集團公司 |
3 |
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 |
4 |
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|
5 |
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|
6 |
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7 |
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|
8 |
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|
9 |
南瑞集團有限公司 |
10 |
北京京東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|
11 |
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|
12 |
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|
13 |
廣東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 |
14 |
北京中軟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|
15 |
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16 |
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17 |
深圳市云中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|
18 |
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|
19 |
軟通動力信息技術(集團)有限公司 |
20 |
東華軟件股份公司 |
21 |
亞信科技(中國)有限公司 |
22 |
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 |
23 |
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|
24 |
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25 |
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|
26 |
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|
27 |
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|
28 |
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 |
29 |
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|
30 |
江蘇省通信服務有限公司 |
31 |
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32 |
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33 |
上海華訊網絡系統有限公司 |
34 |
網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35 |
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|
36 |
平安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 |
37 |
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38 |
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|
39 |
福州福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|
40 |
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|
41 |
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|
42 |
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|
43 |
北明軟件有限公司 |
44 |
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|
45 |
上海中通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|
46 |
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|
47 |
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|
48 |
四川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 |
49 |
廣州佳都集團有限公司 |
50 |
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|
51 |
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52 |
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|
53 |
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|
54 |
中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|
55 |
高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|
56 |
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 |
57 |
深圳創維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|
58 |
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 |
59 |
東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|
60 |
南京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61 |
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62 |
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|
63 |
博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64 |
江蘇金智集團有限公司 |
65 |
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|
66 |
金蝶軟件(中國)有限公司 |
67 |
云南南天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|
68 |
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|
69 |
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70 |
北京華宇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71 |
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72 |
江蘇潤和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|
73 |
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|
74 |
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 |
75 |
上海漢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76 |
廣州品唯軟件有限公司 |
77 |
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78 |
信雅達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|
79 |
維沃移動通信(深圳)有限公司 |
80 |
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81 |
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|
82 |
大連華信計算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83 |
北京宇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84 |
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85 |
先鋒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86 |
銀江股份有限公司 |
87 |
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|
88 |
深圳怡化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|
89 |
浩鯨云計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90 |
北京神州泰岳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91 |
山東中創軟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|
92 |
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93 |
網神信息技術(北京)股份有限公司 |
94 |
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 |
95 |
無錫華云數據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|
96 |
攜程旅游網絡技術(上海)有限公司 |
97 |
北京科東電力控制系統有限責任公司 |
98 |
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99 |
廈門市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|
100 |
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